11月3日,第15屆全國追求卓越大會在北京舉行。會上,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阿阿膠)榮獲全國質量獎組織獎,國家級東阿阿膠技藝傳承人、總裁秦玉峰被評為中國杰出質量人。
在2001~2015年全國質量獎125家企業名單中,東阿阿膠是醫藥行業唯一獲獎的企業。而近年來,東阿阿膠已經在質量領域連續6次獲得國家質量大獎,成為一道獨特的“東阿阿膠現象”。
不斷傳承創新
作為齊魯文化滋養出來的傳統中藥企業,東阿阿膠的成功之路可概括為“道”與“器”的完美融合。“道”指的是企業道德、企業文化,“器”指的是科技,即技術與管理手段。秦玉峰說:“做最好的阿膠產品,服務好顧客,服務好社會,是最高的道德;而基于這個目標進行的創新,是我們最大的科技追求。”
秦玉峰認為,“壽人濟世”是中藥企業最高的道德,這也成為東阿阿膠所秉持的企業使命和文化滋養。“所謂壽人,就是要做‘地道’產品,要追求最高質量,要安全有效,不但治病,還能治未病,能滋養人的生命,使人健康長壽;所謂‘濟世’,是一家企業的社會責任,就是要做‘厚道’企業。企業和企業的經營者要為顧客提供最好的產品和服務。有了這樣的心態,才能滋養好顧客的身心,也滋養好東阿阿膠的品牌。”
在“器”的方面,“傳承、創新”可作為東阿阿膠實踐的總結。“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層面。創新才是最好的傳承,也是最好的保護。光保護沒有創新,最終也保護不了。”
全產業鏈管控
從一個手工作坊式的小廠,到發展成為市值300多億元的中藥龍頭企業,正在于東阿阿膠不斷的技術和管理模式創新。通過實施“全產業鏈質量管控”模式,東阿阿膠構建了國內領先的技術創新平臺,以標準引領行業發展,為中醫藥國粹的傳承性保護作出了貢獻。
近年來,隨著農業機械化的不斷發展,國內驢的存欄量呈逐年下降趨勢,導致驢皮價格逐年升高,不僅制約了整個阿膠行業的發展,且使行業內的小廠陷入惡性競爭。針對這種情況,東阿阿膠實施縱向一體化戰略,從上游源頭控制原料質量,將質量管控的范圍擴展至整個產業鏈。為確保質量安全及質量的可追溯性,東阿阿膠建立了先進的RFID溯源系統,對毛驢實施皮下植入電子芯片,建立良種驢養殖過程的質量監控體系,系統記錄驢的系譜、生長發育、疫病防治、運輸、屠宰、驢皮儲藏等信息,實現從毛驢養殖到產品生產、質量監控的全過程可追溯。
東阿阿膠以質取勝的基本舉措,就是創新,推動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發展。
近年來,東阿阿膠投入巨資進行創新體系建設,每年科研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例保持在5%以上。作為國家綜合性新藥研發技術大平臺產業化示范企業,東阿阿膠先后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連續3次榮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11年,經國家科技部批準,阿膠行業唯一的國家膠類中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也落戶在東阿阿膠。
東阿阿膠技術創新成果頗豐:制定了全國首部阿膠工藝規程;首創阿膠化皮新工藝;在同行業率先將指紋圖譜用于生產過程控制;建立了基于近紅外及自動化控制的全過程在線質控系統,兩分鐘之內就可實時檢測出質量問題;率先在行業采用清潔化驢皮前處理工藝、現代濃縮提純新技術,并發明應用了阿膠殺菌干燥機和現代濃縮提純新技術,有效控制雜菌……
提升阿膠標準
固化的技術指標,就是標準。“標準問題是中醫藥行業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產品之所以優劣不分、真假難辨,最大的瓶頸就是標準問題。”秦玉峰說。近年來,該公司始終致力于標準攻關,因此也成為阿膠行業的標準制定者。東阿阿膠參與了自1985版藥典以來連續7版藥典阿膠質量標準制定,其建立的37項質控指標被收錄到《中國藥典》,參與了阿膠等10余個中藥產品國家藥品質量標準的起草和修訂,先后共填補藥典阿膠質量標準空白9項,成為行業法定標準。
參與國家標準制定,東阿阿膠對自身的要求又不僅限于國家標準。該公司副總裁周祥山稱,東阿阿膠制定了嚴于國家標準、高于國家標準的內控標準,內控檢測指標比國家藥典規定的指標多出了122項。同時,東阿阿膠還在同行業率先通過了GMP、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ISO18000職業健康體系認證,導入卓越績效管理模式,融入國際標準體系。
不斷的技術和管理創新,讓東阿阿膠的產品始終保持了質量安全和領先。據統計,自東阿阿膠的產品上市以來,每年的抽檢合格率均為100%。
新常態下,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東阿阿膠發展勢頭依然強勁。根據該公司3季報,今年1至9月,東阿阿膠實現營業收入38億元,同比增長45%,凈利潤11億元,同比增長22%。而近9年來,東阿阿膠的年銷售收入、凈利潤分別增長了4.5倍、1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