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北京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年”。記者從北京市農業局獲悉,將通過順向推動的政策聯動、逆向監管“問題鏈”跟蹤管理,全面提高本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整體水平。京津冀將試點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協作,實現檢測結果互認。
標準化示范基地
今年建10個
今年將分行業制定《生產主體農產品質量安全源頭控制規范》,積極推進農產品生產基地(企業)、合作組織等規模主體建立涵蓋投入品出入庫管理、生產檔案管理、產品質量安全準出制度等全過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自控體系,實現標準化生產。北京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建設10個統一標準的“全程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示范基地”。其中,市級結合都市現代農業產業帶建設2個,順義、大興、平谷、延慶、密云、昌平、房山、朝陽區等至少要依托支農資金轉移支付專項資金各建設1個。此外,繼續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促進農業標準化基地覆蓋率較上年顯著提升。
京津冀農產品
質量安全檢測聯動
信用體系建設將進一步加快。記者了解到,北京市將探索建立農業生產主體信用等級管理機制,推進實現生產主體信用等級劃分,結合不同信用等級實施差異化、針對性監管措施。在追溯體系建設方面,將推進與北京市食品安全追溯系統和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的對接。
北京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京津冀將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協作試點,加快推進京津冀農產品質量安全聯合監管工作機制建立,探索開展定期召開信息溝通與形勢會商會、開展聯合行動、協同處置突發事件等監管措施。實施三地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聯動,推進檢測資源共享,實現檢測結果互認。同時,建立檢測信息共享與違規處罰三地聯動機制,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預警合作機制,結合監管中發現的具體問題,召開風險預警會商會,形成預警報告,提出聯合監管措施。
重點治理禁限用農藥
針對市民擔心的“瘦肉精”等出現在源頭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北京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重點開展禁限用農藥整治、獸用抗菌藥整治、水產“兩藥”整治、農資打假專項治理。
對各類監測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檢查中發現的各類問題,深入實施“問題鏈”跟蹤管理,從根源消除風險隱患。鎖定重點打擊非法使用“禁銷”、“禁用”物質,凡達到移交標準的案件堅決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保持高壓態勢,嚴查嚴打危害質量安全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