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標準委:我國八成消費品安全標準水平與國外一致
2016-10-27
作者:
瀏覽數:732
從香水箱包到服裝、大米,近年來關于中國消費者在海外搶購、“爆買”的新聞頻頻見諸報端。在不少專家看來,標準太低是導致中國“消費外溢”的一個重要因素。不過,在近日召開的全國消費品質量提升工作座談會上,國家標準委主任田世宏表示,我國消費品安全標準中近80%的指標與國外保持一致水平,還有部分指標技術水平高于國外。
田世宏介紹,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高度重視消費品標準化工作,聯合有關部門、地方和行業,持續開展消費品安全標準“筑籬”專項行動,同步組織了首批國內外消費品安全標準比對分析工作。首批標準比對工作選擇了兒童用品、服裝紡織、家用電器等12個領域。經過46家單位、200多位專家的努力,面向21個國際標準化組織、相關國際組織、發達國家和地區,共收集消費品安全相關技術法規和標準共770余項,對其中化學安全、物理安全和生物安全等3800多項技術指標進行了對比。
“比對發現,ISO(國際標準化組織)標準多為檢測方法標準,我國消費品安全標準技術指標90%以上與ISO標準保持一致。IEC(國際電工委員會)標準中的電氣安全要求,不同國家間普遍存在差異,因此我國標準技術指標近70%與IEC標準保持一致。”田世宏說,比如插頭插座產品,歐洲國家電壓是220V,其標準中更注重防觸電、耐高壓;而美國電壓是110V,但電流較大,其標準中就更注重耐燃性。
值得注意的是,與國外技術法規和標準的比對主要選取了歐盟、美國、加拿大和日本4個發達國家和地區,共比對了歐盟消費品安全相關技術法規和標準中的技術指標1278項,美國596項,加拿大332項,日本401項。“比對發現,我國標準中70%左右的指標與歐盟和美國的技術水平保持一致,90%左右的指標與加拿大和日本保持一致。”田世宏稱。
談及下一步發展,田世宏表示,國家標準委將按照《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規劃(2016-2020年)》要求,加快改革標準供給體系,優化標準供給結構,推動國內外標準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