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病人檢測抗癌藥物
2017-05-02
作者:
瀏覽數:575
記者從中科院了解到,近期中科院強磁場科學中心已建成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于癌癥激酶靶點的高通量細胞篩選庫,填補了國內新藥創制領域此類檢測體系的空白,將為抗腫瘤新藥研發提供有力支撐。
中科院強磁場科學中心劉青松藥物學團隊以小鼠細胞為原始模板,采用基因工程的手段,針對目前臨床常見的癌癥相關激酶靶點,構建了僅依賴于目標靶點基因生長的大型癌癥激酶細胞庫。該細胞庫目前囊括了與腫瘤發生發展相關的近70種主要激酶靶點,涵蓋了絕大多數在臨床腫瘤病人身上發現的與臨床治療、耐藥性、和預后相關的突變,細胞種類已經達到150余種。細胞庫在藥物研發中主要有兩大功能:一是檢測藥物對所設計靶點的打擊活性,是藥物療效的最關鍵指標;二是檢測藥物的靶點選擇性,評價藥物副反應的重要指標。主要研發人員王文超研究員介紹,“此技術體系在細胞水平上模擬臨床的癌癥病人,因而又被稱之為 試管里的病人 ”。
此外,課題組還建成了以抗腫瘤組合藥物篩選為主要研究任務的高通量藥物篩選和測試技術平臺,采用自動化操作系統,可實現自動分液、自動加樣和自動檢測一整套的藥物篩選流水線作業,能達到每天完成10000個藥物篩選測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