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強化日常管理。督促市場、超市進一步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高度重視快檢室建設工作,保持完善的基礎設施和良好的使用環境,做好設施設備的日常維護和檢測試劑的儲存保質,完善檢測記錄臺賬。要求第三方檢驗檢測公司配備專兼職檢測人員且到崗到位,并建立定期培訓制度,不斷提高檢測人員的業務素質。
二是強化快檢公示。嚴格按照快速定性檢測標準方法,加大檢測頻次,逐步做到市場銷售的食用農產品品種全覆蓋、農獸藥殘留檢測項目全覆蓋。檢測結果當天通過市場公示欄、電子屏幕等方式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對抽查檢測結果不合格的食品,要求市場方、經營者立即停止銷售,并及時上報食藥監管部門。
三是強化便民服務。提高食品安全快檢室的資源利用效率,確保在承諾的服務時間內設備不停運、人員不缺崗、服務不中斷,做好實實在在的食品安全快檢服務,打造集快速檢測、科普宣傳、咨詢服務、投訴舉報、風險預警“五位一體”的多功能便民服務點。
四是強化公眾參與。要求各街道(鎮)、食藥監所加大宣傳力度,采取多種形式,提高公眾知曉率與參與度,使快檢服務發揮最大實效,實現食用農產品、生鮮食品快篩快檢工作常態化,讓第一道準入關口烙上“安全印”,切實守護好老百姓的“菜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