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上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江蘇省人民政府聯合召開中國質量(南京)大會新聞發布會。以下為發布會實錄: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新聞發言人、新聞宣傳司司長王秋蘋:
女士們、先生們、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中國質量(南京)大會新聞發布會。
中國質量大會是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我國質量領域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國際性盛會。自2014年起已分別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成功舉辦五屆。第六屆中國質量大會將于2025年9月16日至17日在南京舉辦。為了便于大家了解本次質量大會的詳細情況,我們今天邀請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質量發展局局長顧紹平先生、江蘇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桂俊先生、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沈海斌先生、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蔣敏女士,請他們介紹大會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們感興趣的問題。
首先,請顧紹平先生介紹大會的整體情況。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質量發展局局長顧紹平: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經國務院批準,第六屆中國質量大會將于2025年9月16日至17日在南京舉辦,由市場監管總局、江蘇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南京市人民政府承辦。首先,我代表大會組委會,向各位媒體朋友長期以來對質量事業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
舉辦國際性質量會議,宣傳政府質量政策、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方法、提升質量管理水平,是國際通行做法。中國質量大會是由我國主導打造的國際質量交流與合作平臺,旨在推進質量領域國際合作,分享各國質量治理經驗,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和創新成果,促進質量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高質量發展。我國分別于2014年、2017年、2019年、2021年、2023年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和成都成功舉辦了五屆中國質量大會。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向第二屆、第四屆大會致賀信。荷蘭、日本、烏茲別克斯坦、老撾等國家的領導人,以及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標準化組織等國際組織的負責人出席前五屆大會并致辭演講。中國質量大會已成為面向世界的質量交流合作平臺,在國際國內產生了熱烈反響。
本屆大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精心設計大會主題,安排交流議題,并在江蘇省南京市召開,意義十分重大,這將有利于進一步向國際社會展示中國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和信心,加強全面質量管理,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推進質量強國建設,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有利于進一步推動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增強外資企業對中國的投資意愿,向國際社會釋放中國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強烈信號;有利于進一步倡導全社會樹立視質量為生命、以高質量發展為追求的鮮明導向,展示中國開放包容的營商環境和生態,向全世界講好中國質量故事,增強國內外對中國企業、中國品牌、中國市場的信心。
目前,中國質量(南京)大會籌備工作已基本就緒,總體安排如下:
一是大會主題。結合全球經濟發展形勢,圍繞黨中央、國務院對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本屆大會以“質量:賦能新質生產力”為主題,邀請各方代表共同探討新形勢下的熱點質量話題和質量管理前沿內容,凝聚質量共識,促進質量合作,加快質量變革,推動全球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是主要議程。9月16日上午為主題大會,會上頒發第五屆中國質量獎。9月16日下午舉行4個專題會議和2場專項活動,專題會議包括質量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專題會議暨2025年民營經濟標準創新周江蘇專場活動,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質量發展與協作專題會議,質量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暨電梯讓城市生活更美好專題會議,推動質量治理現代化、助力提振消費信心專題會議;同步舉辦國際和國家級質量技術機構服務企業發展壯大新質生產力對接會、南京市政府與質量領軍企業高質量發展對話會。17日上午為閉幕式,包括中外嘉賓演講、發布《南京質量倡議》。
三是參會人員。本屆大會采用線下為主、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大會正式代表約600人,其中國外嘉賓200人左右,包括有關國際組織負責人、外國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外國質量組織負責人、部分國家駐華使節、有關外國駐華商會負責人、在華外資企業高管等。國內嘉賓400人左右,包括國家質量強國建設協調推進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代表、江蘇省和南京市及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代表、國內企業代表、全國市場監管系統代表等。
借此機會,我代表大會組委會歡迎媒體朋友參加中國質量(南京)大會,并對大會進行深入宣傳報道。謝謝大家!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新聞發言人、新聞宣傳司司長王秋蘋:
謝謝顧紹平先生。接下來,請蔣敏女士介紹大會的籌備情況。
江蘇省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蔣敏: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剛才顧局長介紹了中國質量(南京)大會的總體情況。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紹大會的籌備工作情況。
本屆中國質量大會落戶南京,是黨中央、國務院對南京質量工作的肯定,更是推動南京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作為東部地區重要中心城市,南京正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承辦大會既是光榮使命,也是責任擔當。在此,我謹代表南京市政府,對市場監管總局及省委、省政府的指導支持以及媒體朋友們的關注表示衷心感謝!
目前,大會籌備工作已進入沖刺階段,各項任務扎實推進。
一、強化組織保障,構建高效協同機制
在工作機制方面,總局、省、市共同成立了大會組委會,成員單位一體化推進籌備工作。在組委會統一領導下,南京市專門成立了市級籌備工作組,設立了綜合組、會務組、外事(接待)組、宣傳組、安全保障組5個專項工作組,采取“扁平化運作、全流程閉環”模式,將196項任務分解到具體部門和個人,確保指令清晰、執行有力。
二、優化會務服務,彰顯“南京溫度”
招募100余名志愿者提供國際化、標準化服務;會場設施、技術保障等硬件已經就緒,嘉賓接待、交通住宿方案持續優化,力求通過細節體現“熱情周到、精準細致”的城市服務。
三、筑牢安全防線,確保萬無一失
制定了涵蓋會場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網絡安全等全領域的應急預案,公安、衛健、市場監管等多部門聯動,會前將開展實戰合練,全力保障嘉賓“安心參會、舒心體驗”。
四、營造濃厚氛圍,傳遞質量理念
圍繞大會主題,開展“質量點亮城市”全民感知行動和“走進企業看質量”活動,在機場、地鐵、主干道等區域投放宣傳廣告;發布會后將持續通過媒體平臺推送大會信息,講好中國質量故事,也懇請媒體朋友支持傳播。
下一步,我們將以“最高標準、最嚴要求、最實作風”完成籌備,力爭辦成“安全、成功、精彩”的國際盛會。誠摯邀請各界朋友相聚南京,在明城墻下感受質量文化底蘊,在創新沃土上共話新質生產力發展。謝謝大家!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新聞發言人、新聞宣傳司司長王秋蘋:
謝謝蔣敏女士。下面進入提問環節,提問前請媒體朋友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光明日報記者:
本屆大會將主題定為“質量:賦能新質生產力”,請問有哪些方面的考慮?謝謝!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質量發展局局長顧紹平:
本屆大會以“質量:賦能新質生產力”為主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
一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我們理解,新質生產力作為一種全新的生產力形態,強調的不僅是數量和速度,更關注質量和效益。本次會議以“質量:賦能新質生產力”為主題,旨在更好發揮質量支撐作用,引導全社會向“新”而行,以“質”致遠,以質量變革創新,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二是準確把握當前國際形勢演變對質量工作提出的時代要求。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引發質量理念、機制、實踐的深刻變革。質量作為繁榮國際貿易、促進產業發展、增進民生福祉的關鍵要素,越來越成為經濟、貿易、科技、文化等領域的焦點。以“質量:賦能新質生產力”為主題,圍繞質量賦能現代化產業發展等內容設計系列議題,就是要緊緊抓住質量這個關鍵,集眾智、聚合力,共同探索在新形勢下,如何進一步促進質量變革創新、推進質量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推動全球經濟發展、創造人類美好未來作出貢獻。
三是充分展現江蘇質量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生動故事和先行示范。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江蘇發展新質生產力具備良好的條件和能力,要使江蘇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近年來,江蘇省率先行動、積極落實,力推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前瞻布局人工智能、未來網絡等未來產業,其探索與實踐成為我國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的生動縮影和典型代表。這次會議以“質量:賦能新質生產力”為主題,就是要樹立高質量發展導向,讓更多關注質量大會、關心質量工作的朋友,通過江蘇省的生動實踐,感受到新質生產力的澎湃動能。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
作為經濟大省,請問江蘇在發揮質量支撐作用,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和成果?謝謝!
江蘇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桂俊:
江蘇承載著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深切關懷、殷切期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蘇要“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在高質量發展上繼續走在前列”“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強調“經濟大省要挑大梁,為全國發展大局作貢獻”。省委、省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精神,把質量強省建設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工作來抓,深入實施“品質江蘇”建設,持續改進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活品質提升。
一是不斷夯實質量基礎設施。累計建成社會公用計量標準5789項,牽頭或參與起草國際標準178項、國家標準8170項,現有各類有效認證證書56.5萬張,數量位居全國前列。聚焦重點產業鏈建立國家和省級質檢中心、產業計量測試中心196個,成立低空產業、先進通信等檢驗檢測聯盟。建成覆蓋全省的“一站式”質量服務網絡,累計服務企業100多萬家次。
二是持續增強產業質量競爭力。實施質量強鏈項目,159家鏈主企業、5000余家上下游企業參與,9個項目入選“全國百個質量強鏈重點項目”、數量居全國第一。深入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網絡化聯接,累計診斷企業超6萬余家、改造項目5.6萬個。獲批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14個,培育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215家,數量均居全國第一。
三是著力提升質量供給水平。開展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提升三年行動,我省制造業產品、消費品質量合格率位居全國前列,食品安全評價性抽檢合格率達到99.6%,公共服務質量指數位居全國第一,公路工程項目竣工驗收優良品率達95%以上。
四是加快打造質量品牌矩陣。建立“江蘇精品”認證制度,已有898家企業的916個產品(服務)通過認證。開展消費品“三品”專項行動,我省11個品牌入選首批中國消費名品,數量居全國首位。建立江蘇農業品牌目錄,15個品牌入選國家層面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數量居全國第二。建立政企協作品牌維權機制,幫助企業維護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價值。
五是深入推進質量治理創新。推出全國首個省級層面質量融資增信產品“蘇質貸”、“蘇質融”,累計幫助2萬余家企業融資1533億元。在全國首創首席質量官制度,目前全省企業首席質量官達到9.8萬名。完善缺陷消費品召回管理制度,累計推動452家企業召回缺陷消費品429.6萬件。今年,我們聚焦省內10個特色專業市場,創新開展產品質量全鏈條治理,提升區域質量品牌形象。
下一步,我們將以籌辦本屆大會為契機,深入推進“品質江蘇”建設,不斷提升我省質量工作水平,加快打造質量強國建設省域范例。謝謝!
中新社記者:
剛才發布人提到本次會議有4個專題會議和2項專項活動,能否具體介紹一下這些會議和活動的主要內容?謝謝!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沈海斌:
剛才您提到的這4個專題會議和2個專項活動是本次質量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都在9月16日下午舉行。這些活動將聚焦“新主題深化、新成效展示、新模式探索、新舞臺搭建、新成果突破”五大維度,全方位宣傳中國質量政策主張,立體化展現高質量發展成就,深層次促進全球質量經驗互鑒,實質性推動質量交流合作。
其中,專題會議一的主題是質量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暨2025年民營經濟標準創新周江蘇專場活動。會上將舉辦2025年民營經濟標準創新周啟動儀式,組織質量領軍企業圍繞如何發揮質量在企業做大做強做優中的作用展開研討;圍繞民營企業培育以質量、技術、標準、品牌、服務等為核心的新優勢,當好高質量發展生力軍展開互動交流。
專題會議二的主題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質量發展與協作。會上將發布國際質量管理融合創新典型案例;圍繞加強全球范圍內產業鏈供應鏈質量一致性管控、質量協同創新、質量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質量人才培養培育,充分發揮質量在產業建圈強鏈中的重要作用展開研討。
專題會議三的主題是質量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暨電梯讓城市生活更美好。會上將發布質量強縣(區、鎮)評估報告;圍繞城市或區域如何立足自身定位和資源要素優勢,制定實施質量發展戰略,促進城市精細化、品質化、智能化發展等展開研討;開展香港和內地省市老舊電梯更新改造工作的經驗成效交流,以及國際電梯法規、標準交流研討。
專題會議四的主題是推動質量治理現代化,助力提振消費信心。這個會上將發布召回制度實施20周年工作成果、質量信用大數據分析及實踐報告、區域公共品牌傳遞質量信任提振消費典型案例、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典型案例。同時,圍繞如何加強產品質量變革、創新召回監管模式、優化智慧監管效能等展開研討。
兩項專項活動,其中一項是國際和國家級質量技術機構服務企業發展壯大新質生產力對接會。會上將邀請政府部門、國際組織、技術機構代表,圍繞質量技術如何賦能新質生產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開展交流研討;舉辦國際和國家級質量技術機構與江蘇省內有關政府部門、技術機構和企業的重點合作項目簽約儀式。
專項活動二是南京市政府與質量領軍企業高質量發展對話會。會上將圍繞南京“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主承載區”定位,由政府部門、知名企業、專家學者共商南京推進科技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思路和舉措,同時舉辦相關對接、洽談和簽約活動。
總之,除了政策解讀、主旨演講以外,多場會議都設置了成果發布、案例分享、嘉賓對話、沙龍交流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我們將通過各類媒體及時進行報道,也歡迎大家屆時關注。謝謝!
新華日報記者:
本屆中國質量大會在南京舉辦,對南京質量強市建設既是一次檢閱也是一次契機,能否請南京市政府領導簡要介紹一下南京以質量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舉措和成效?
江蘇省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蔣敏:
南京能夠承辦這次盛會,充分體現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省委、省政府對南京的高度信任,和對南京質量強市建設工作各方面探索實踐的肯定和鼓勵。
南京市擁有深厚的質量文化底蘊,從明城墻到南京云錦、金陵金箔,處處體現著千百年質量基因的傳承與發展。近年來,南京始終將質量作為城市發展的生命線,連續10年獲江蘇省質量工作考核最高等級評定,2021年獲國務院質量強國建設督查激勵,探索形成了“以質量促創新、以創新促發展”的實踐路徑,主要舉措和成效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筑牢質量基礎,賦能產業升級。聚焦產業強市建設建成國家級質檢中心、計量中心等公共服務平臺23個;創新打造“質量小站”服務模式,覆蓋全市15個高新園區和重點產業鏈,將服務送到企業“家門口”,獲國務院大督查通報表揚;編制智能電網、工業軟件等10條重點產業鏈檢驗檢測圖譜,近一年制定集成電路、軟件信息化、新型材料等重點產業領域國家標準360項,牽頭和參與制定ISO、IEC國際標準10項,加快形成與我市“4266”現代化產業體系相適配的質量技術服務矩陣,以標準化建設的“先人一步”換取產業發展的“快人一招”。目前,全市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41%,軟件和信息服務等4個產業集群躋身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
二是強化創新驅動,培育質量標桿。深入推進質量強企、質量強市建設,培育中國質量獎提名獎組織5家,省長質量獎、提名獎組織各15家。用好全國科技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科技人才評價改革試點、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等重大改革事項,以科技創新賦能制造企業高質量發展,全市累計培育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31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34家、高企1.05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19萬家,累計建成市高價值專利培育中心項目130家,企業專利導航項目264家,全市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高價值專利數量均居全省第一、全國第三,“2024世界自然指數—科研城市”排名中,南京位列全球第5位。
三是聚焦民生福祉,提升生活品質。聚焦群眾關心關切,在城建、農業、養老服務等領域打造15個質量強市建設品牌項目,扎實推進城市重點工程質量提升,南京燕子磯長江隧道獲2023年度國際隧道與地下空間協會(ITA)重大工程提名獎,浦儀公路西段上壩夾江大橋獲第十六屆中國鋼結構金獎;打造“食禮秦淮”“茉莉六合”“固城湖螃蟹”等公用品牌服務平臺,拉動全市綠色農產品產得出、產得優、賣得好,南京雨花茶、六合龍池鯽魚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定;持續推進養老服務機構等級評定,預計今年底前全市等級養老機構占比超過80%。南京2024年公共服務質量位居全國第三,連續15年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本屆大會為南京提供了對標國內國際一流水平的契機。我們將以大會為起點,加快質量基礎設施與產業科技創新融合,培育新質生產力增長極,努力打造質量強市建設的“南京樣板”。
謝謝大家!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新聞發言人、新聞宣傳司司長王秋蘋:
今天的提問環節就到這里,感謝各位記者朋友,也謝謝各位發布人。如果大家還有其他感興趣的問題,請會后與市場監管總局新聞宣傳司聯系。在此,我也真誠地希望各位媒體朋友持續關注本屆大會,廣泛傳播大會理念與成果,讓“質量賦能新質生產力”的觀念深入人心。
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聲明:本文所用視頻、圖片、文字部分來源于互聯網,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涉及到版權問題,請及時和我們聯系,核實后協商處理或刪除。